×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打开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即可通过手机访问网站并分享给朋友

EN

MHP君悦评论|新规解读 《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修改要点浅析及新旧条文对照

2018-01-037981

1.jpg

题记

继2017年11月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后,2017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了《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11号令”)。11号令将于2018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届时《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9号令”)将废止。

11号令的颁布是顺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背景,基于当下境外投资需求强盛的形势下,从政策层面对境内企业境外投资做出进一步放权。国家发改委适时颁布的新办法简化了审批流程,充分应用互联网,提高了监管机构和境外投资主体的互通效率,以期用法律条文引导和规范境内企业的境外投资。

本文通过对照解析新老管理办法,总结出11号令的10大修改要点,并于文末附了新旧条文的逐条对照,希望能让每一位从事境外投资的人士获得有益的参考。


一、扩大适用范围

9号令规定其适用于境内各类法人的境外投资项目,11号令则将“法人”的表述修改为“企业”,同时将适用范围扩大至境内企业和境内自然人通过其控制的境外企业开展的境外投资项目。此外11号令进一步丰富了境外投资的定义,明确将新设或参股境外股权投资基金,通过协议、信托等方式控制境外企业或资产等列入境外投资的范围。

在扩大适用范围的同时,11号令对于境内企业和境内自然人通过其控制的境外企业开展的境外投资项目,采取“事前管理有区别、事中事后全覆盖”的管理思路,对其中的敏感类项目实行核准管理,而对其中的非敏感类项目,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及以上的,投资主体应当将有关信息告知国家发改委,无需备案;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以下的,无需备案也无需告知。



二、建立网络系统



11号令提出建立境外投资管理和服务网络系统,核准备案、全程监管、联合惩戒等境外投资管理环节都将通过网络系统进行,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根据9号令规定,地方企业向国家发改委申请核准或备案的申请须由省级发改委向上报送。11号令则规定所有的核准或备案申请均由地方企业通过网络系统直接向核准或备案机关提交,取消了省级发改委初审、转报环节,大大简化了核准备案申请流程。



三、突出指导与服务职能



11号令相比于9号令,新增“境外投资指导和服务”章节,突出了发改委的宏观指导与信息服务职能。11号令提出投资主体可以就境外投资向国家发改委咨询政策和信息、反映情况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11号令明确了国家发改委在制定完善相关领域专项规划及产业政策、发布境外投资有关数据信息、建立健全投资合作机制和推动海外利益保护等方面的主要任务。



四、取消国务院核准程序

11号令在保留9号令2014年修订(取消“中方投资额10亿美元及以上的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改委核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消了“中方投资额20亿美元及以上的,由国家发改委提出审核意见报国务院核准”的规定,从而确立了境外投资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实行核准管理,其他的实行备案管理的原则。



五、明确两个以上投资主体共同开展境外投资项目的核准备案程序

在商务部门核准和备案程序、银行外汇登记程序中均有关于两个以上投资主体共同开展境外投资项目如何办理相关程序的规定,此次11号令也对此进行了明确:两个以上投资主体共同开展的项目,应当由投资额较大一方在征求其他投资方书面同意后提出核准、备案申请;如各方投资额相等,应当协商一致后由其中一方提出核准、备案申请。



六、取消项目信息报告


根据9号令规定,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及以上的境外收购或竞标项目,投资主体在对外开展实质性工作之前,应向国家发改委报送项目信息报告;国家发改委收到项目信息报告后,对符合国家境外投资政策的项目,在7个工作日内出具确认函。11号令取消了这一规定,进一步简化事前管理环节,从而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


七、放宽时限要求

根据9号令规定,投资主体实施需国家发改委核准或备案的境外投资项目,在对外签署具有最终法律约束效力的文件前,应当取得国家发改委出具的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或可在签署的文件中明确生效条件为依法取得国家发改委出具的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11号令规定,投资主体应当在项目实施前取得项目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将取得核准或备案的时间从签署具有最终法律约束效力的文件前推后到了项目实施前。


八、放宽时限要求核准条件变更为负面清单

9号令对于国家发改委核准境外投资项目的核准条件采取了正向列举式,核准项目需要同时满足如下条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境外投资政策;符合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不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公共利益,不违反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符合国家资本项目管理相关规定;投资主体具备相应的投资实力。11号令则采取了负面清单式,只要项目不存在如下情形即予以核准:不违反我国法律法规;不违反我国有关发展规划、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不违反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不威胁、不损害我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同时,11号令的核准条件取消了“投资主体具备相应的投资实力”,进一步体现了政府职能定位的调整。


九、统一了核准备案文件的有效期

根据9号令规定,核准文件和备案通知书应规定有效期,其中建设类项目核准文件和备案通知书有效期二年,其他项目核准文件和备案通知书有效期一年。11号令统一了核准文件和备案通知书的有效期,均为两年。对于确需延长有效期的,同时明确了核准和备案机关的审查期限:核准机关应当在受理延期申请之日起 20 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延长核准文件有效期的书面决定。备案机关应当在受理延期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延长备案通知书有效期的书面决定。


十、创新监管、全面监管

11号令专设“境外投资监管”章节,创新监管方式,对境外投资依法进行全面监管。提出建立协同监管机制,通过在线监测、约谈函询、抽查核实等方式对境外投资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处理。同时,引入项目完成情况报告、重大不利情况报告、重大事项问询和报告等制度,改进对境外投资的全面监管。 


结语

从34条的9号令到如今66条的11号令,新修订的《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力求对企业境外投资进一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的同时加强宏观指导。即将于2018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11号令,将会开启境外投资的新篇章,让我们拭目以待。


附:11号令与9号令条文逐条对照:

(注:11号令中红色字体表示修改,蓝色字体表示新增)

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

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和规范境外投资,加快境外投资管理职能转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境外投资宏观指导,优化境外投资综合服务,完善境外投资全程监管,促进境外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类法人(以下简称“投资主体”)以新建、并购、参股、增资和注资等方式进行的境外投资项目,以及投资主体以提供融资或担保等方式通过其境外企业或机构实施的境外投资项目。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境外投资项目是指投资主体通过投入货币、有价证券、实物、知识产权或技术、股权、债权等资产和权益或提供担保,获得境外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及其他相关权益的活动。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中方投资额是指投资主体为境外投资项目投入的货币、有价证券、实物、知识产权或技术、股权、债权等资产和权益或提供担保的总额。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境外投资,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以下称“投资主体”)直接或通过其控制的境外企业,以投入资产、权益或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获得境外所有权、控制权、经营管理权及其他相关权益的投资活动。

  前款所称投资活动,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

  (一)获得境外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等权益;

  (二)获得境外自然资源勘探、开发特许权等权益;

  (三)获得境外基础设施所有权、经营管理权等权益;

  (四)获得境外企业或资产所有权、经营管理权等权益;

  (五) 新建或改扩建境外固定资产;

  (六)新建境外企业或向既有境外企业增加投资;

  (七)新设或参股境外股权投资基金;

  (八)通过协议、信托等方式控制境外企业或资产。

  本办法所称企业,包括各种类型的非金融企业和金融企业。

  本办法所称控制,是指直接或间接拥有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或虽不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但能够支配企业的经营、财务、人事、技术等重要事项。

-

第三条 投资主体依法享有境外投资自主权,自主决策、自担风险。

第五条 国家根据不同情况对境外投资项目分别实行核准和备案管理。

第四条 投资主体开展境外投资,应当履行境外投资项目(以下称“项目”)核准、备案等手续,报告有关信息,配合监督检查

-

第五条 投资主体开展境外投资,不得违反我国法律法规,不得威胁或损害我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第六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企业境外投资的宏观指导、投向引导和综合服务,并通过多双边投资合作和对话机制,为投资主体实施境外投资项目积极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第六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称“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履行境外投资主管部门职责,根据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需要,对境外投资进行宏观指导、综合服务和全程监管。

-

第七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境外投资管理和服务网络系统(以下称“网络系统”)。投资主体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履行核准和备案手续、报告有关信息;涉及国家秘密或不适宜使用网络系统的事项,投资主体可以另行使用纸质材料提交。网络系统操作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

-

第二章 境外投资指导和服务

-

第八条 投资主体可以就境外投资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咨询政策和信息、反映情况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

第九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完善相关领域专项规划及产业政策,为投资主体开展境外投资提供宏观指导。

-

第十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国际投资形势分析,发布境外投资有关数据、情况等信息,为投资主体提供信息服务。

-

第十一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会同有关部门参与国际投资规则制定,建立健全投资合作机制,加强政策交流和协调,推动有关国家和地区为我国企业开展投资提供公平环境。

-

第十二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推动海外利益安全保护体系和能力建设,指导投资主体防范和应对重大风险,维护我国企业合法权益。

第二章 核准和备案机关及权限

第三章 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

-

第一节 核准、备案的范围

第七条 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其中,中方投资额20亿美元及以上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审核意见报国务院核准。

  本办法所称敏感国家和地区包括:未建交和受国际制裁的国家,发生战争、内乱等国家和地区。

  本办法所称敏感行业包括:基础电信运营,跨境水资源开发利用,大规模土地开发,输电干线、电网,新闻传媒等行业。

第十三条 实行核准管理的范围是投资主体直接或通过其控制的境外企业开展的敏感类项目。核准机关是国家发展改革委。

  本办法所称敏感类项目包括:

  (一)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的项目;

  (二)涉及敏感行业的项目。

  本办法所称敏感国家和地区包括:

  (一)与我国未建交的国家和地区;

  (二)发生战争、内乱的国家和地区;

  (三)根据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等,需要限制企业对其投资的国家和地区;

  (四)其他敏感国家和地区。

  本办法所称敏感行业包括:

  (一)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维修

  (二)跨境水资源开发利用;

  (三)新闻传媒;

  (四)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和有关调控政策,需要限制企业境外投资的行业

  敏感行业目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

 

第八条 本办法第七条规定之外的境外投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其中,中央管理企业实施的境外投资项目、地方企业实施的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及以上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地方企业实施的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以下境外投资项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范围是投资主体直接开展的非敏感类项目,也即涉及投资主体直接投入资产、权益或提供融资、担保的非敏感类项目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中,投资主体是中央管理企业(含中央管理金融企业、国务院或国务院所属机构直接管理的企业,下同)的,备案机关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主体是地方企业,且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及以上的,备案机关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主体是地方企业,且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以下的,备案机关是投资主体注册地的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

  本办法所称非敏感类项目,是指不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且不涉及敏感行业的项目。

  本办法所称中方投资额,是指投资主体直接以及通过其控制的境外企业为项目投入的货币、证券、实物、技术、知识产权、股权、债权等资产、权益以及提供融资、担保的总额。

  本办法所称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部门。

 

-

第十五条 投资主体可以向核准、备案机关咨询拟开展的项目是否属于核准、备案范围,核准、备案机关应当及时予以告知。

-

第十六条 两个以上投资主体共同开展的项目,应当由投资额较大一方在征求其他投资方书面同意后提出核准、备案申请。如各方投资额相等,应当协商一致后由其中一方提出核准、备案申请。

第九条 对于境外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周期长、所需前期费用(包括履约保证金、保函手续费、中介服务费、资源勘探费等)规模较大的,根据现行外汇管理规定的需要,投资主体可参照本办法第七、八条规定对项目前期费用申请核准或备案。经核准或备案的项目前期费用计入项目中方投资额。

第十七条 对项目所需前期费用(包括履约保证金、保函手续费、中介服务费、资源勘探费等)规模较大的,投资主体可以参照本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对项目前期费用提出核准、备案申请。经核准或备案的项目前期费用计入项目中方投资额。

 

第十条 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及以上的境外收购或竞标项目,投资主体在对外开展实质性工作之前,应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项目信息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收到项目信息报告后,对符合国家境外投资政策的项目,在7个工作日内出具确认函。项目信息报告格式文本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
     本办法所称境外收购项目,是指投资主体以协议、要约等方式收购境外企业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资产或其它权益的项目。境外竞标项目,是指投资主体参与境外公开或不公开的竞争性投标等方式获得境外企业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资产或其它权益的项目。
     本办法所称对外开展实质性工作,境外收购项目是指对外签署约束性协议、提出约束性报价及向对方国家或地区政府审查部门提出申请,境外竞标项目是指对外正式投标。

-

第三章 核准和备案程序及条件

第二节 核准的程序和时限 

第十一条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或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审核意见报国务院核准的境外投资项目,地方企业直接向所在地的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由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管理企业由集团公司或总公司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项目申请报告。

第十八条 实行核准管理的项目,投资主体应当通过网络系统向核准机关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并附具有关文件。其中,投资主体是中央管理企业的,由其集团公司或总公司向核准机关提交;投资主体是地方企业的,由其直接向核准机关提交

第十二条 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的项目申请报告主要包括项目名称、投资主体情况、项目必要性分析、背景及投资环境情况、项目实施内容、投融资方案、风险分析等内容。项目申请报告示范大纲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
     项目申请报告应附以下附件:
     (一)公司董事会决议或相关的出资决议;
     (二)投资主体及外方资产、经营和资信情况的文件;
     (三)银行出具的融资意向书;
     (四)以有价证券、实物、知识产权或技术、股权、债权等资产权益出资的,按资产权益的评估价值或公允价值核定出资额,并应提交具备相应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及有权机构的确认函,或其他可证明有关资产权益价值的第三方文件;
     (五)投标、并购或合资合作项目,应提交中外方签署的意向书或框架协议等文件。

第十九条 项目申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投资主体情况;

  (二)项目情况,包括项目名称、投资目的地、主要内容和规模、中方投资额等;

  (三)项目对我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影响分析;

  (四)投资主体关于项目真实性的声明。

  项目申请报告的通用文本以及应当附具的文件(以下称“附件”)清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

 

-

第二十条 项目申请报告可以由投资主体自行编写,也可以由投资主体自主委托具有相关经验和能力的中介服务机构编写。

第十三条 对于项目申请报告及附件不齐全或内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报单位予以补正。

第二十一条 项目申请报告和附件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核准机关应当予以受理。

  项目申请报告或附件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核准机关应当在收到项目申请报告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投资主体需要补正的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项目申请报告之日起即为受理。

  核准机关受理或不予受理项目申请报告,都应当通过网络系统告知投资主体。投资主体需要受理或不予受理凭证的,可以通过网络系统自行打印或要求核准机关出具。

第十四条 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境外投资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受理项目申请报告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征求有关部门意见,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征求意见函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意见。

第二十二条 项目涉及有关部门职责的,核准机关应当商请有关部门在7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审查意见。有关部门逾期没有反馈书面审查意见的,视为同意。

第十五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受理项目申请报告后,若确有必要,应在5个工作日内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进行评估。接受委托的咨询机构在规定时限内提出评估报告,并对评估结论承担责任。评估时限原则上不超过40个工作日。
   
  评估费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承担,咨询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收取申报单位或投资主体的任何费用。

第二十三条 核准机关在受理项目申请报告后,如确有必要,应当在4个工作日内委托咨询机构进行评估。除项目情况复杂的,评估时限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项目情况复杂的,经核准机关同意,可以延长评估时限,但延长的时限不得超过60个工作日。

  核准机关应当将咨询机构进行评估所需的时间告知投资主体。

  接受委托的咨询机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提出评估报告,并对评估结论承担责任。

  评估费用由核准机关承担,咨询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收取投资主体任何费用。


第二十四条 核准机关可以结合有关单位意见、评估意见等,建议投资主体对项目申请报告有关内容进行调整,或要求投资主体对有关情况或材料作进一步澄清、补充。

第十六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自受理项目申请报告之日起,对于符合核准条件的境外投资项目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准,或提出审核意见报国务院核准。如20个工作日不能做出核准决定或提出审核意见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批准延长10个工作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报单位。
     前款规定的核准期限,不包括委托咨询机构评估的时间。

第二十五条 核准机关应当在受理项目申请报告后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核准的决定。项目情况复杂或需要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经核准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核准时限,但延长的核准时限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时限的理由告知投资主体。

  前款规定的核准时限,包括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时间,不包括咨询机构评估的时间。

第十八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项目的条件为: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境外投资政策;
     (二)符合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不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公共利益,不违反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
     (三)符合国家资本项目管理相关规定;
     (四)投资主体具备相应的投资实力。

第二十六条 核准机关对项目予以核准的条件为:

  (一)不违反我国法律法规;

  (二)不违反我国有关发展规划、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

  (三)不违反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

  (四)不威胁、不损害我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第十七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核准的项目将向申报单位出具书面核准文件;对不予核准的项目,将以书面决定的方式通知申报单位并说明理由,投资主体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二十七条 对符合核准条件的项目,核准机关应当予以核准,并向投资主体出具书面核准文件。

  对不符合核准条件的项目,核准机关应当出具不予核准书面通知,并说明不予核准的理由。

-

第二十八条 项目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违反有关规划或政策、违反有关国际条约或协定、威胁或损害我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核准机关可以不经过征求意见、委托评估等程序,直接作出不予核准的决定。

-

 第三节 备案的程序和时限 

第十九条 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的项目,地方企业应填报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并附有关附件,直接提交所在地的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由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管理企业由集团公司或总公司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备案申请表及有关附件。
     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格式文本及附件要求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

第二十九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投资主体应当通过网络系统向备案机关提交项目备案表并附具有关文件。其中,投资主体是中央管理企业的,由其集团公司或总公司向备案机关提交;投资主体是地方企业的,由其直接向备案机关提交

  项目备案表格式文本及附件清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

第二十条 对于备案申请表及附件不齐全或内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报单位予以补正。

第三十条 项目备案表和附件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备案机关应当予以受理

  项目备案表或附件不齐全、项目备案表或附件不符合法定形式、项目不属于备案管理范围、项目不属于备案机关管理权限的,备案机关应当在收到项目备案表之日起 5 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投资主体。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项目备案表之日起即为受理。

  备案机关受理或不予受理项目备案表,都应当通过网络系统告知投资主体。投资主体需要受理或不予受理凭证的,可以通过网络系统自行打印或要求备案机关出具。

第二十一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受理备案申请表之日起 7 个工作日内,对符合备案条件的境外投资项目出具备案通知书。对不予备案的境外投资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以书面决定的方式通知申报单位并说明理由,投资主体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二十二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申请备案的境外投资项目,主要从是否属于备案管理范围,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境外投资政策,是否符合国家资本项目管理相关规定,是否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公共利益,以及投资主体是否具备相应投资实力等进行审核。

第三十一条 备案机关在受理项目备案表之日起7  个工作日内向投资主体出具备案通知书。

  备案机关发现项目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违反有关规划或政策、违反有关国际条约或协定、威胁或损害我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应当在受理项目备案表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投资主体出具不予备案书面通知,并说明不予备案的理由。

第二十三条 对于已经核准或备案的境外投资项目,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按照本办法第七、八条规定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变更:
     (一)项目规模和主要内容发生变化;
     (二)投资主体或股权结构发生变化;
     (三)中方投资额超过原核准或备案的20%及以上。

-

第四章 核准和备案文件效力

 第四节 核准、备案的效力、变更和延期 

第二十四条 投资主体凭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依法办理外汇、海关、出入境管理和税收等相关手续。对于未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核准或者备案的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

  第二十五条 投资主体实施需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或备案的境外投资项目,在对外签署具有最终法律约束效力的文件前,应当取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具的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或可在签署的文件中明确生效条件为依法取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具的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

第三十二条 属于核准、备案管理范围的项目,投资主体应当在项目实施前取得项目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

本办法所称项目实施前,是指投资主体或其控制的境外企业为项目投入资产、权益(已按照本办法第十七条办理核准、备案的项目前期费用除外)或提供融资、担保之前。

第三十三条 属于核准、备案管理范围的项目,投资主体未取得有效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的,外汇管理、海关等有关部门依法不予办理相关手续,金融企业依法不予办理相关资金结算和融资业务

-

第三十四条 已核准、备案的项目,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投资主体应当在有关情形发生前向出具该项目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的机关提出变更申请:

  (一)投资主体增加或减少;

  (二)投资地点发生重大变化

  (三)主要内容和规模发生重大变化;

  (四)中方投资额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原核准、备案金额的20%,或中方投资额变化1亿美元及以上

  (五)需要对项目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有关内容进行重大调整的其他情形。

  核准机关应当在受理变更申请之日起 20 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变更核准的书面决定。备案机关应当在受理变更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变更备案的书面决定。

第二十六条 核准文件和备案通知书应规定有效期,其中建设类项目核准文件和备案通知书有效期二年,其他项目核准文件和备案通知书有效期一年
     在有效期内投资主体未能完成办理本办法第二十四条所述相关手续的,应在有效期届满前30个工作日内申请延长有效期。

第三十五条 核准文件、备案通知书有效期2年。确需延长有效期的,投资主体应当在有效期届满的30个工作日前向出具该项目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的机关提出延长有效期的申请。

  核准机关应当在受理延期申请之日起 20 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延长核准文件有效期的书面决定。备案机关应当在受理延期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延长备案通知书有效期的书面决定。

-

第三十六条 核准、备案机关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严格按照规定权限、程序、时限等要求实施核准、备案行为,提高行政效能,提供优质服务。

-

第三十七条 对核准、备案机关实施的核准、备案行为,相关利害关系人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

第三十八条 对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项目予以核准、备案,或违反本办法规定权限和程序予以核准、备案的,应当依法予以撤销。

-

第三十九条 核准、备案机关应当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将核准、备案有关信息予以公开。

-

第四章 境外投资监管 

-

第四十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根据境外投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本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的分工,联合同级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协同监管机制,通过在线监测、约谈函询、抽查核实等方式对境外投资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处理。

-

第四十一条 倡导投资主体创新境外投资方式、坚持诚信经营原则、避免不当竞争行为、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尊重当地公序良俗、履行必要社会责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树立中国投资者良好形象。

-

第四十二条 投资主体通过其控制的境外企业开展大额非敏感类项目的,投资主体应当在项目实施前通过网络系统提交大额非敏感类项目情况报告表,将有关信息告知国家发展改革委。

  投资主体提交的大额非敏感类项目情况报告表内容不完整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当在收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投资主体需要补正的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视作内容完整。大额非敏感类项目情况报告表格式文本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

  本办法所称大额非敏感类项目,是指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及以上的非敏感类项目。

-

第四十三条 境外投资过程中发生外派人员重大伤亡、境外资产重大损失、损害我国与有关国家外交关系等重大不利情况的,投资主体应当在有关情况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过网络系统提交重大不利情况报告表。重大不利情况报告表格式文本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

-

第四十四条 属于核准、备案管理范围的项目,投资主体应当在项目完成之日起 20 个工作日内通过网络系统提交项目完成情况报告表。项目完成情况报告表格式文本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

  前款所称项目完成,是指项目所属的建设工程竣工、投资标的股权或资产交割、中方投资额支出完毕等情形。

-

第四十五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可以就境外投资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向投资主体发出重大事项问询函。投资主体应当按照重大事项问询函载明的问询事项和时限要求提交书面报告。

  国家发展改革委、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公示重大事项问询函及投资主体提交的书面报告。

-

第四十六条 投资主体按照本办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规定提交有关报告表或书面报告后,需要凭证的,可以通过网络系统自行打印提交完成凭证。

-

第四十七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可以根据其掌握的国际国内经济社会运行情况和风险状况,向投资主体或利益相关方发出风险提示,供投资主体或利益相关方参考。

-

第四十八条 投资主体应当对自身通过网络系统和线下提交的各类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不得有虚假、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

-

第四十九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驻外使领馆等发现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可以告知核准、备案机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发现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可以据实向核准、备案机关举报。

  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境外投资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公布并更新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及相应的处罚措施,将有关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网站等进行公示,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实施联合惩戒。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并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
     (二)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和条件办理项目核准、备案的;
     (三)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五十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

  (二)违反本办法规定程序和条件办理项目核准、备案的;

  (三)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 投资主体应当对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或项目备案申请表及附件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投资主体在境外投资项目申报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不予受理或不予核准、备案;已经取得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撤销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并给予警告。

第五十一条 投资主体通过恶意分拆项目、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等手段申请核准、备案的,核准、备案机关不予受理或不予核准、备案,对投资主体及主要责任人处以警告

第五十二条 投资主体通过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的,核准、备案机关应当撤销该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对投资主体及主要责任人处以警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对于按照本办法规定投资主体应申请办理核准或备案但未依法取得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而擅自实施的项目,以及未按照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内容实施的项目,一经发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责令其停止项目实施,并提请或者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和行政责任。
     对于按照本办法第十条规定投资主体应报送项目信息报告但未获得信息报告确认函而对外开展实质性工作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予以通报批评,责令其纠正。对于性质严重、给国家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依法进行处罚,并提请或者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和行政责任。

第五十三条 属于核准、备案管理范围的项目,投资主体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核准、备案机关责令投资主体中止或停止实施该项目并限期改正,对投资主体及有关责任人处以警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取得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而擅自实施的;

  (二)应当履行核准、备案变更手续,但未经核准、备案机关同意而擅自实施变更的。

 

-

第五十四条 投资主体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或投资主体注册地的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责令投资主体限期改正;情节严重或逾期不改正的,对投资主体及有关责任人处以警告:

  (一)未按本办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规定报告有关信息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的。

-

第五十五条 投资主体在境外投资过程中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境外投资市场秩序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或投资主体注册地的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责令投资主体中止或停止开展该项目并限期改正,对投资主体及主要责任人处以警告。

-

第五十六条 境外投资威胁我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或投资主体注册地的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责令投资主体中止实施项目并限期改正。

  境外投资损害我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或投资主体注册地的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责令投资主体停止实施项目、限期改正并采取补救措施,对投资主体及有关责任人处以警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投资主体按照本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及时提交重大不利情况报告表并主动改正的,可以减轻或免除本条规定的行政处罚。

 

-

第五十七条 金融企业为属于核准、备案管理范围但未取得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的项目提供融资、担保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该违规行为并商请有关金融监管部门依法依规处罚该金融企业及有关责任人。

第六章 附则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条 各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地企业境外投资的引导和服务,并参照本办法规定制定相应的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境外投资项目备案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第五十八条 各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本地企业境外投资的指导、服务和监管,可以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五十九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的境外投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

第六十条 核准、备案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被核准机关征求意见、受核准机关委托进行评估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对投资主体根据本办法提交的材料负有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

第三十一条 投资主体在境外投资参股或设立股权投资基金,适用本办法。
     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在境外实施的投资项目,参照本办法规定另行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第六十一条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非企业组织对境外开展投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二条 投资主体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的投资项目,参照本办法执行。
     投资主体在台湾地区实施的投资项目,参照本办法规定另行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第六十二条 投资主体直接或通过其控制的企业对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开展投资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投资主体通过其控制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企业对境外开展投资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

第六十三条 境内自然人通过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或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企业对境外开展投资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境内自然人直接对境外开展投资不适用本办法。境内自然人直接对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开展投资不适用本办法。

-

第六十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对境外投资管理有专门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六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4年5月8日起施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04年10月颁布的《境外投资项目暂行管理办法》(第21号令)同时废止。

第六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同时废止。

 

联系我们

中国上海市南京西路1717号会德丰国际广场7楼
邮编:200040
电话:(总机)61132988
传真:61132913
Email:hr@mhplawyer.com